儿童听力和言语发育障碍程度与听力损失发病年龄密切相关,听力损失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干预,不仅会导致聋哑、言语发育迟缓,还会造成儿童情感、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,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。
孩子听力有问题,往往有外在表现,父母平时注意观察,如发现孩子有反常表现,应立即引起注意。孩子听觉反应迟钝,睡觉时很少被大声吵醒,叫名字不回头的次数较多,对于较大的声音有反应,声音小了则不会理会。也有孩子对拍手、关门声有反应,对铃声不敏感;有时候听声音时习惯将头转向一侧、言语发育迟缓。“孩子10个月仍不会发"ba"、"ma"等声音,1岁半时仍不会说1到2个有意义的词,2岁左右只会说1到2个词,某些音发不准,如"3"、"4"、"7"等。”杜尊民提醒,如果宝宝有以上表现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
有研究数据表示,大约每650个新生儿中,就有一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问题。在过去,宝宝听力筛查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到6个月。但是现在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出生后3-5天内。研究表明,对听力障碍的宝宝,越早发现,越早治疗,效果越好。除了新生儿出生后3-5天要进行听力筛查,还要进行第二次复筛。第二次复筛主要对象是出生42天婴儿听力初筛节没通过或者有可疑,有些初筛即使通过了也需要复筛。听力损失高危儿更需要进行听力复筛。
4-6个月是婴幼儿语言启蒙的重要阶段,此时发生听力障碍,就会因为缺乏有效地声音刺激,而导致言语、智力甚至精神和情感等方面的发育异常,进而影响患儿以后的智力和社会交往能力。以6个月为界,宝宝在6个月内和6个月后进行干预的效果是不同的,不仅是听力方面,智力方面也大有益处。如果干预得晚,比如到孩子两三岁再进行干预,此时往往错过了儿童语言快速发育的时期,延误了康复的最佳时机,即使再及时干预,孩子的语言和认知发育水平也会落后于同龄儿童。